本文转自:丽水日报
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内功。云和实幼将教学研究、教师培训与课程实践深度融合,创新构建“研训一体”模式,为育人工作注入澎湃动能。
走进云和实幼,“木玩”和“游戏”这对“最佳拍档”随处可见,运动类、建构类、美工类、益智类等类型木制玩具一应俱全,孩子们边玩边学,在游戏的海洋里畅游。
近年来,云和实幼以《3—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为指引,树立以“儿童为本”的科学质量观,结合一日生活流程及幼儿的各类游戏活动,探寻保教结合优化方式。
课程深耕,“木玩”生辉。作为园本课程,云和实幼以项目活动和自主游戏为主要路径,探索各类“云和木玩”游戏的融合与创新,拓展游戏材料的价值与玩法,支持幼儿“玩精玩透”,满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与需要。
不仅如此,云和实幼还鼓励教师积极撰写相关游戏案例、游戏活动设计和游戏故事,收集文本、图片、实物、视频等多种课程资料,建立云和木玩游戏园本课程资源库,提升云和木玩游戏课程品质。
科研方面,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,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,建立教科研梯队,骨干教师带头领衔,通过各层次教师座谈会、骨干诊断会等形式,扎实开展园本教研,聚焦课堂问题,深化课程内涵,提升保教质量。
研训成果凝结为丰富的园本课程资源库,极大提升了“木玩”课程品质。其中,吴晓东主持的课题《基于三维超媒体的幼儿园新型学习空间构建》《建立数字博物馆,培植民俗文化——以“云和板龙”项目式学习活动为例》被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采纳,其成果直接赋能课程宣传推广,极大提升了“云和木玩”品牌的专业高度与影响力。
近三年,参加省、市、县讲座、观点报告、交流发言共30多次,课题研究在市、县级获奖26项,论文在省、市、县发表87篇,案例在市、县级获奖36篇,教师参加市县级教学评比荣获市一等奖2次、市二等奖1次、县一等奖6次、县二等奖3次。
东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